(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邁入中年之后,“發(fā)福”成了橫亙在每個中年人面前的一大難題。邁過29歲這個“坎”之后,想要保持苗條的身形會逐漸變成hard模式......過去吃什么都不胖的人,現(xiàn)在喝水都發(fā)胖;過去一頓三碗飯,現(xiàn)在半碗就管飽。01為什么中年發(fā)福來的這么迅猛?過去我們總認為,這口讓人發(fā)胖的鍋需要基礎代謝來背,走上下坡路的身體代謝讓我們無法消耗攝取的能量,從而積攢在體內轉換成了大把大把的脂肪。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卻打破了這個認知——其實,我們20~50歲期間的能量消耗穩(wěn)定,并沒有在跨過某個坎之后就出現(xiàn)急轉直下的降低。比較明顯的代謝水平下降,其實出現(xiàn)在60歲之后,人體已經(jīng)邁入衰老時。60歲之后,新陳代謝每10年會降低7%左右,到了90多歲時,日常的能量消耗平均會比50多歲的人群低20%~25%。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的下降,尤其是肌肉質量的下降,新陳代謝的降低也會越發(fā)顯著。顯然,剛剛30多歲的中年人,遠沒有到代謝降低的這一步。咦?代謝沒降低,吃的東西也沒有徒增,為什么還會發(fā)胖?原因很簡單,動得少了。在研究中,人們發(fā)現(xiàn)30歲以后的人群比20歲的人群少動了20%左右。[1]遙想當年,20歲的我們精力旺盛,能熬夜K歌散步,還能說走就走,拎起行囊就一路硬座到西藏。而30歲的我們,被生活壓榨得疲憊不堪,別說每天運動了,就是每天晚下班一小時就夠讓人心力交瘁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動得越來越少了,被繁重地工作死死地焊在了工位上。雖然我們吃不多,身體基礎消耗也沒變,但我們原本有的額外運動消耗沒了,整體算下來能量還是能輕松累積下來,成為我們腰間的游泳圈,臉上的雙下巴……不僅如此,邁入中年后我們還面臨著壓力、熬夜、情緒問題等等“催肥劑”。以及加班、帶娃等一系列讓我們有心運動也沒時間運動的阻礙事件;再加上忙于工作只能吃高油高熱量的外賣或者精加工的食品,而沒有時間自己去做一頓美味又健康的食物……總而言之,中年發(fā)福,哪里是我們不想減肥,分明是我們被生活壓迫得死死,根本沒工夫減肥??!也難怪,如今的中產(chǎn)們追求的潮流已經(jīng)不是名車名表了,而是誰有錢又有閑,能夠每周甚至每天堅持運動。02怎么減緩中年發(fā)福速度?中年發(fā)福其實與代謝水平無關,主要由我們的生活方式?jīng)Q定:日益減少的運動量,和增加的壓力,以及為了釋放壓力而暴風吸入的不健康食品們,都是中年發(fā)福的推手??吹竭@里,你或許想說:如果我有錢有閑,我當然也能每天運動??!確實,肥胖與個人經(jīng)濟情況也有很強的關聯(lián):收入水平、職業(yè)類型、受教育程度都會影響到人的體型。此外,性別也會影響到同年齡段內人群的體型。比如同樣是中年,高學歷男性就會比低學歷男性更胖。有趣的是,在女性群體中確實反過來的,高學歷的女性會比低學歷的女性更苗條。這背后,顯然也與個人經(jīng)歷、職業(yè)導致的個人觀念差異有關。但是,已經(jīng)踏入中年的我們,顯然已經(jīng)來不及從奮斗改變這些外在條件了。想要對抗中年發(fā)福,還是得靠最經(jīng)典的那一句”管住嘴,邁開腿。”對于缺少時間的中年人來說,像年輕時那樣每天花上幾個小時去做高強度有氧運動已經(jīng)不現(xiàn)實了,但每天從工作和家務中抽出十幾分鐘或者半個小時來做做HIT一類的短時高效運動還是可以的,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提升你一天的能量消耗。當然,管住嘴也同樣重要,畢竟我們的運動量只有一點點,多吃的每一口高熱量食物都在助推我們的發(fā)胖。要怎么管住嘴?其實不難,但需要長期堅持。首先,攝取食物需要考慮整體的營養(yǎng)素密度,像高糖甜品、飲料,以及酒類、油炸食品、餅干、泡面一類的食物最好少吃。是的,你最愛的奶茶也最好戒掉,這不光減肥還省錢,畢竟幾十塊一杯的奶茶除了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剩下的全是發(fā)福的痛苦。其次,一定要長期關注攝入的總熱量,以及膳食結構。優(yōu)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都要適量攝入,為了減肥目的可以優(yōu)化結構,主食可以在白米飯里增加些粗糧的攝入,比如燕麥米、糙米、蕎麥,甚至是雜豆也很不錯。沒必要為了減肥,而生生餓肚子,畢竟我們還需要滿滿的能量去應對事務繁忙的每一天。最后,多吃蔬菜,適當吃水果,保證攝入了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果吃的不夠,可以考慮吃復合維生素片補充,預防維生素攝入不足。參考文獻:[1]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3854210_Daily_energy_expenditure_through_the_human_life_course作者|海德拉 科普作者審核|薛慶鑫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會員 注冊營養(yǎng)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yǎng)師
標簽: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天津人藝創(chuàng)排津味兒故事(引題)話劇《愛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圖)(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記者自天津人藝獲悉,
2023-04-18 15:49
原標題:“紅舞鞋”跳起來近日,天津師范大學雙周音樂會——第三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紅舞鞋”舞蹈大賽決賽在該校音樂廳舉行。來自21個學部
2023-04-18 15:35
原標題:《媽媽咪呀》《求職高手》等節(jié)目定檔(引題)“女性綜藝”展現(xiàn)女性群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4月,一批女性題材的綜藝官宣定檔
2023-04-18 15:43
原標題:兩位導演講述“美味”烹制過程(主題)從劇版到電影版“希望把三姐妹的故事一直拍下去”(副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劇版《愛很美味
2023-04-18 15:41
原標題:“外賣詩人”15萬公里寫下4000首詩中青報·中青網(wǎng)見習記者李悅今年54歲的王計兵和其他外賣員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地送餐;和別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
原標題:30年后,《男生賈里》“加更”了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沈杰群第一次認識那個叫“賈里”的男孩時,你多大?長大后的你還記得他嗎?1993年
2023-04-18 14:56
原標題:遠古發(fā)現(xiàn)丨科學家發(fā)現(xiàn)約8億年前“串珠”生物新華社南京4月18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
2023-04-18 14:50
原標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五年累計“打卡”人次達1 46億記者:施雨岑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家文物局在武漢舉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xiàn)場工作
2023-04-18 14:51
原標題:大提琴家王健“回家”首秀登臺上交音樂廳文匯報記者姜方從上海走出去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回家了。在春暖花開的上海,王健的日程表好比
2023-04-18 13:42
原標題:蘇東坡的“花”樣人生江柳“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正是繁花似錦的季節(jié)。在蘇東坡眼里
2023-04-18 11:54
原標題:濟南市圖書館打造“閱讀大流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周曉偉從8歲開始練習彈鋼琴,至今已有11年時間。到山東濟南上大學后,她每周
2023-04-18 11:50
原標題:金中都城遺址將建主題公園北京日報訊(記者孫穎)西二環(huán)菜戶營橋與西三環(huán)麗澤橋之間,將建設占地約15公頃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該公園
2023-04-18 11:36
原標題:非遺傳承志愿者“畢業(yè)”日前,由西城區(qū)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民間瑰寶記憶西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傳承志愿者招募活動結業(yè)儀式舉行。3
2023-04-18 11:36
原標題:懸疑刑偵劇《塵封十三載》在好口碑中收尾,示范類型劇在浩然正氣中的多面性表達(引題)時間的重量沉淀出警察的榮耀(主題)文匯報記
2023-04-18 11:34
原標題:男高音歌唱家、原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程志:(引題)攀登藝術高峰的腳步永不停歇(主題)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金洋3月29日,男高音歌
2023-04-18 10:38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千年前的它們?yōu)槭裁催@么像?綠釉蓮花瓦當、藍釉方磚、楔形磚……位于拉薩市曲水縣才納村的溫江多遺址現(xiàn)場,吐蕃歷史文化
2023-04-18 09:52
原標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引題)填補考古空白勾勒文明圖卷(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張影百萬年前的頭骨、萬年前的土陶器、溫州古港的元代
2023-04-18 09:40
原標題:山西“盲藝人”展示非遺曲目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在太行山地區(qū)的基層,有著盲藝人宣傳隊這一特殊群體,以他們獨有的方式進行非遺
2023-04-18 09:44
原標題:體育電影《白色閃電》北京開機(主題)首次講述中國女子雪車隊追夢北京冬奧會的感人故事(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昨天下午,
2023-04-18 08:39
原標題:兩岸專家研討“班春勸農”節(jié)氣文化——(引題)“中華傳統(tǒng)文化魅力讓大家為之心動”(主題)閔喆“‘班春勸農’是中華節(jié)氣文化的精髓
2023-04-18 08:36
護文化遺產(chǎn)彰時代新義原標題:文創(chuàng)臺燈、潮流玩具、主題咖啡館……國家級非遺無錫惠山泥人——(引題)守得住傳統(tǒng)跟得上新潮(主題)人民日報
2023-04-18 08:37
原標題:壯鄉(xiāng)喜迎“三月三”當日,廣西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舉行慶祝“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暨2023年青秀區(qū)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儀式。隨著傳統(tǒng)
2023-04-18 06:41
原標題:“2022年度廣東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項目公布中新網(wǎng)廣州4月17日電(記者程景偉)廣東省古跡保護協(xié)會17日發(fā)布“2022年度廣東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項目
2023-04-18 05:43
原標題: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探秘之一|3號頭骨“藏”著多少人類進化的秘密?“我們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發(fā)掘任務,并榮獲業(yè)界最高的認可,非常激動!”
2023-04-18 05:34
原標題:浙江杭州:為城市留存工業(yè)記憶4月17日,中建三局的建筑工人在杭鋼工業(yè)舊址綜保項目一期工程現(xiàn)場施工。位于杭州北部的半山地區(qū)曾是杭州
2023-04-18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