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鼓樓一層券洞修繕后首次開放(引題)
中軸線上演繹時間的故事(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李祺瑤 李瑤
(相關(guān)資料圖)
北京中軸線北端,鼓樓與鐘樓靜靜矗立,這里曾敲響的“暮鼓晨鐘”報送著標準的“北京時間”,是北京老城深深的記憶。昨天,鼓樓一層經(jīng)過騰退修繕恢復(fù)了券洞歷史原貌,首次對觀眾開放。全新的數(shù)字沉浸展亮相,帶領(lǐng)觀眾穿越古今,探秘鐘鼓樓和中軸線上“時間的故事”。
昨天,北京鼓樓一層展廳“時間的故事”展覽開展,展覽以實物、模型和新媒體互動結(jié)合的形式講述北京鐘鼓樓歷史,介紹中國人對時間的認識。北京日報記者 鄧偉攝
不向文物本體打一根釘子
為助力中軸線申遺,2019年11月,北京鼓樓保護展示工程啟動,2021年8月正式開工,目前已完工。
“我們對一層的7個券洞進行了保護性修繕?!惫臉且粚?,北京鐘鼓樓文物保管所所長李蔭心指著呈“豐”字形分布的7個券洞介紹,一個高約11.5米的券洞橫貫東西,南北還各有3個券洞。由于歷史原因,券洞頂部有一些吊頂?shù)痊F(xiàn)代裝修。修繕時,文物工作者去掉了現(xiàn)代裝修,運用傳統(tǒng)工藝,按照歷史資料,恢復(fù)了7個券洞的歷史原貌。
如今,7個券洞的空間被充分利用,呈現(xiàn)一場名為“時間的故事”的展覽?!靶驈d”“北京時間”“時間建筑”“中國時間”“我的時間”“發(fā)現(xiàn)中軸線”6個主題展廳和中心券洞沉浸展廳沿展線分布,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輔助展品和裝置、12個交互體驗展項以及6個數(shù)字影片。
李蔭心說,展陳沒有向文物建筑本體打入一根釘子。站在券洞下向四周看,展墻上規(guī)律分布著一道道白色的自平衡桿?!斑@些自平衡桿是裝配式的,擁有著設(shè)計結(jié)構(gòu)計算、可調(diào)橡膠腳等多項專利技術(shù),不用釘任何一根釘子,既能將展覽的所有線路藏于無形,也可作為展陳架,貼近又不破壞文物本體?!?/p>
鐘樓“鎮(zhèn)物”首次揭面紗
沿展線前行,一幕幕時間故事上演。
“北京時間”展廳,鐘鼓樓作為古代司時中心的功能地位顯現(xiàn)。觀眾可以在懸浮于空中的“報時更鼓”和“永樂大鐘”前,體驗虛擬擊鼓、撞鐘,理解“暮鼓晨鐘,鼓為號令,鐘為傳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時間建筑”展廳,一組玻璃展柜里,1986年鐘樓修繕時從正脊脊筒中取出的“寶匣鎮(zhèn)物”首次揭開面紗?!版?zhèn)物”種類豐富,不僅有五色寶石,金、銀、銅、鐵、錫五色元寶,五色絲線、絹和五谷雜糧;還有一些文物,體現(xiàn)著古人營造建筑的習俗:24枚外圓內(nèi)方的金錢,每一枚兩面分別刻有漢文和滿文“天下太平”字樣;五條泛黃的綢帶上,有墨書“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五樞寶經(jīng)”字樣。經(jīng)年累月,這些“鎮(zhèn)物”雖已蒙上歲月的痕跡,但其中的寄托難以磨滅——它們表達了古人對建筑屹立不倒、避免火災(zāi)的祈愿。
鼓樓縱橫交錯的中心券洞內(nèi),一場沉浸光影秀《共鳴》上演。隨著展廳遮光簾升起、燈光轉(zhuǎn)暗、提示音響起,觀眾循著鐘鼓之聲,在全沉浸空間內(nèi)漫步,體驗四重數(shù)字光影藝術(shù)下鼓樓的時空變幻,了解鐘鼓樓的建筑歷史和特色、計時報時運行機制,回溯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傳承故事。
影片播放結(jié)束,展廳內(nèi)遮光簾降下,觀眾回到現(xiàn)實。中心券洞內(nèi)的老照片墻,展示了鐘鼓樓歷史風貌、市井民俗。李蔭心介紹,光影秀從每天上午10時30分開始,每隔1個小時播放一場,全天共5場。
叫賣聲中再現(xiàn)老北京記憶
展覽里還有很多有趣的互動體驗等待觀眾打卡?!爸袊鴷r間”展廳以鼓樓使用過的計時器具為載體,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計時方法。在這里,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屏,細解日晷、銅刻漏、碑漏、時辰香的計時原理和精巧構(gòu)造,讀懂箭尺、12時辰和24節(jié)氣中蘊含的智慧。
鐘鼓樓自古以來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的時間”展廳里,觀眾可以自主查看300余張鐘鼓樓不同時期的老照片,或選播曾經(jīng)回響在鼓樓前的多種老北京叫賣聲,尋覓老北京人與鐘鼓樓之間的珍貴記憶。最后一個展廳“發(fā)現(xiàn)中軸線”內(nèi),通過虛擬現(xiàn)實體驗裝置,攀爬困難的觀眾也可以“登臨”鼓樓二層,漫游展廳,遠眺中軸線。
目前,鼓樓126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內(nèi),一層數(shù)字沉浸展和二層原狀陳列展已全部面向觀眾開放,其中一層展覽為運行調(diào)試階段。觀眾可通過“北京鐘鼓樓”微信公眾號預(yù)約及購票。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鼓樓一層券洞修繕后首次開放(引題)中軸線上演繹時間的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祺瑤李瑤北京中軸線北端,鼓樓與鐘樓靜靜矗立,這
2022-08-27 09:25
原標題:秦漢小學字書的歷史沿革與文化精神中國歷史上有悠久的識字教育與“書同文”的傳統(tǒng),先秦兩漢的小學字書正是這一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小學本為
2022-08-27 09:37
原標題:寒金冷石文字中的生命暖意王獻唐(1896—1960),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考古學家、圖書館學家、博物館學家。他畢生竭力搜集、保護、整理山左
2022-08-27 09:45
新華全媒+原標題:“藝術(shù)鄉(xiāng)建”豐富秦嶺老鄉(xiāng)文化生活新華社西安8月26日電(記者張斌)秦嶺終南山下,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qū)蔡家坡村,這里已成為
2022-08-27 08:43
原標題:“心青年”樂隊追夢記8月19日晚,長沙的夜空繁星點點,一場特別的演唱會正在上演。臺上,樂隊表演投入;臺下,觀眾時而雀躍跟唱,時而
2022-08-27 05:30
原標題:讓沉睡的文物“走”出博物館高爽近日,故宮博物院宣布將與某演出公司共同出品兒童劇《甪端》,將原本靜穆莊重的故宮文物,通過戲劇的
2022-08-26 20:27
原標題:北京東城鼓樓展陳“時間的故事”8月26日起試運營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賴志凱通訊員李瀅鼓樓展陳“時間的故事”8月26日起正式投入試運
2022-08-26 16:45
原標題:愿芬芳馥郁滿天涯(新國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看顧小思手工制香的視頻,既新穎奇特,又賞心悅目:她化著古代仕女妝容,身穿漢服
2022-08-26 15:29
原標題:人生“基本法”:與生活握手言和,前行不輟曹雪盟人常言“生活是一道沒有如果的選擇題”。時光線性流逝,不舍晝夜,人生沒有演習、無
2022-08-26 15:37
原標題:躺在現(xiàn)實里的歌者郭艷一日三餐,加之仰臥間騰挪,一如費爾南多·佩索阿所言——我感到我的整個身體躺在現(xiàn)實里。個人被深植在程式化的
2022-08-26 15:42
原標題:綜藝《快樂再出發(fā)》高分收官,“0713男團”為觀眾貢獻“密集笑點”與“高燃淚點”,也把人生經(jīng)歷寫進音樂(引題)《活該》《老歌手的
2022-08-26 15:28
原標題:《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即將來襲,快樂不減精彩加倍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由騰訊視頻、笑果文化聯(lián)合出品的脫口秀競演節(jié)目《脫口秀
2022-08-26 15:30
原標題: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感受文字之美8月24日,游客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內(nèi)觀看展覽。暑假期間,眾多市民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通過了解文字的發(fā)展
2022-08-26 07:33
原標題:勾畫臉譜學習身段動作欣賞傳統(tǒng)劇目(引題)吉祥大戲院體驗活動讓孩子走近京劇(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體驗?zāi)樧V勾畫、參與京劇知識互
2022-08-26 05:33
原標題:284項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新華社濟南8月25日電(記者賈云鵬)加牙藏族織毯技藝、海派絨線編結(jié)技藝、土布紡織技藝、
2022-08-26 05:30
原標題:《披荊斬棘》第二季初舞臺一眾老歌中,李承鉉翻唱方言搖滾《莫欺少年窮》引發(fā)大眾討論——(引題)“回憶殺”外,綜藝不妨給新歌更多
2022-08-25 20:46
原標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開放(主題)明清歷史檔案展“亮寶”聚人氣(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近日面向
2022-08-25 18:28
“文化觀察”原標題:國產(chǎn)科幻片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方面取得全面進步(引題)從三年一部到一月三部的飛躍(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2019年春節(jié)檔,國
2022-08-25 16:33
原標題:第二屆“北京·國際范兒”短視頻大賽啟動中新網(wǎng)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陳杭)8月24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中央廣播電視
2022-08-25 16:27
原標題:改正上一版疏漏訛誤吸收紅學研究新成果(引題)紅研所校注本《紅樓夢》新版發(fā)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人民文學出版社聯(lián)合中國
2022-08-25 15:47
原標題:《崖上的波妞》繪本引進出版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簡體中文版《崖上的波妞》繪本近日由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
2022-08-25 15:39
原標題:青海作家首獲魯迅文學獎中新網(wǎng)西寧8月25日電(李雋陳文年)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年牧民小說家索南才讓
2022-08-25 15:30
原標題:紀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選集”重磅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陳俊宇202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赫
2022-08-25 15:40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保護文物,妥善應(yīng)對臺風和風暴潮中新網(wǎng)8月25日電據(jù)國家文物局網(wǎng)站消息,國家文物局25日發(fā)布《關(guān)于文博單位妥善應(yīng)對臺風、
2022-08-25 15:36
新華全媒+丨原標題:科研人員幫助亞洲最大的完整恐龍化石“長”了2米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吳曉穎張超群)亞洲完整恐龍化石中的最大者——
2022-08-25 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