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研討數字技術助力北京中軸線活化利用 “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首發(f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世界遺產與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國際研討會13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舉辦。“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在研討會上面向全球發(fā)布。
聚焦“北京城的脊梁”探討文化保護傳承新范式
“世界遺產與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國際研討會旨在探索世界遺產與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會上,來自中、法、日、韓、加等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專家,用經典案例、創(chuàng)新模式,共享可持續(xù)發(fā)展經驗。北京中軸線活化利用成功實踐、數字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的運用、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空間融合等都成為探討熱點。
當下,數字化已經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弘揚的重要手段。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秘書長馬里奧·桑塔納在研討會上介紹了數字技術為遺產保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他強調,新的技術能夠幫助更好地保護文物,而且能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留給子孫后代。信息技術是跨越時空的,能夠給更多人提供參與機會。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呂舟就歷史城市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問題,以及北京中軸線的相關實踐,展開題為《城市保護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分享。他認為,歷史城鎮(zhèn)的遺產價值本身也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經驗。通過傳播歷史文化價值,鼓勵社會參與價值的闡釋和傳播,是喚醒社會保護意識,形成社會凝聚力,加強城市韌性和包容性,并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方法。他希望,無論是北京中軸線的保護還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都能夠跟北京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真正地融合在一起,真正成為促進北京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數字中軸·小宇宙”初試啼聲 升級“云上中軸”
無論是作為中華文明的獨特載體,還是作為東方文明傳統(tǒng)都城核心建筑群在城市規(guī)劃、建筑、景觀設計上的杰出范例,都使北京中軸線具有了突出的世界性價值。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與騰訊SSV簽訂戰(zhàn)略協議,聯合發(fā)起“數字中軸”項目。項目主要以“北京中軸線數字展陳”“北京中軸線IP強化”“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為核心建設目的,以北京中軸線官網、“云上中軸”小程序為建設基礎,切實推動北京中軸線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皵底种休S·小宇宙”正是北京中軸線數字展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一般的線上導覽不同,“數字中軸·小宇宙”將要打造的是一種全新的沉浸式觀展體驗。通過高清數字照掃及多種游戲技術的結合,“數字中軸·小宇宙”不僅將對7.8公里的核心遺產區(qū)進行建模,同時還會精細再現先農壇、鐘鼓樓、萬寧橋等遺產點,讓大眾足不出戶,便能沉浸式,可交互地體驗北京中軸線的恢弘氣勢和四季變化。
13日發(fā)布的“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提前展示了北京中軸線數字化視覺效果。片中,高清照掃建模技術還原重現了北京中軸線上建筑的往昔風采;游戲引擎的加持,使得觀耕臺上的日升月落、春夏秋冬盡收眼底;數字世界里的北京中軸線,將天人合一的宏大敘事,蘊藏于目之所及,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基石。北京中軸線正是這種文化觀念的集大成者,它就像一個“小宇宙”,通過建筑與祭祀,收天納地。
完整產品將于2024年夏天正式上線,屆時每個人都能在“數字中軸·小宇宙”中自由探索,“身臨其境”體驗北京中軸線背后豐富的歷史文化。
同時,“云上中軸”小程序2.0也正式升級,賀歲上線,通過數字化方式更好的呈現北京中軸線的文化遺產風貌,吸引社會大眾互動體驗并參與北京中軸線保護和傳承中。
標簽: 可持續(xù)發(fā)展 文化遺產 數字技術
上一篇:全球即時:《時光音樂會》開啟梁詠琪專場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專家研討數字技術助力北京中軸線活化利用“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首發(fā)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應妮)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北京
2023-01-14 09:48
原標題:一首《短發(fā)》承載觀眾青春記憶(引題)《時光音樂會》開啟梁詠琪專場(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湖南衛(wèi)視《時光音樂會》昨晚開啟梁
2023-01-14 09:47
原標題:甲骨、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引題)古文獻“四大發(fā)現”文物薈萃一堂(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洋今天,“二十世
2023-01-14 08:55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5期)匯報安徽?王瑞生應急措施陜西李天躍不吃自家窩邊草黑龍江郝延鵬今非昔比湖北?康田留守北京?趙思蕊喜事山東?
2023-01-14 07:46
原標題:108幅版畫再現盧浮宮藝術輝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精細還原世界名畫《蒙娜麗莎》《路易十四肖像》魅力的蝕刻版畫,華麗奪目的凡爾
2023-01-14 07:33
原標題:奔跑兔幸福年2023湖南春晚小年夜現場直播過小年,慶團圓!今年小年夜,《2023湖南衛(wèi)視芒果TV春節(jié)聯歡晚會》以“炫彩新湖南,幸福中國
2023-01-14 05:41
【作品廣議】原標題:這條硬漢真脆弱肖承森大多數男人都有一個“硬漢”夢。不過,漫畫家肖文津先生的作品《無題》,會讓很多人在“夢”中驚出
2023-01-14 05:47
原標題: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公布中新網1月13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
2023-01-13 15:37
原標題:電視劇版《三體》定檔本周日播出北京晚報訊(記者邱偉)由張魯一、于和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定檔1月15日在CCTV8、騰訊視頻播出。電
2023-01-13 15:49
原標題:國交新樂季開幕音樂會座無虛席北京晚報訊(記者高倩)作為國內最早實行音樂季制度的職業(yè)樂團,中國交響樂團2023新樂季延續(xù)了此前自然
2023-01-13 15:46
原標題: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師友雜憶錢冠宇著名海外華人歷史學家王賡武的兩卷本回憶錄(上卷《家園何處是》、下卷《心安即是家》)出版以來,談
2023-01-13 15:45
原標題:首部真人版《三體》定檔1 15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誠意之作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三體宇宙、咪咕視訊、靈
2023-01-13 15:38
原標題:李瑾“經典三釋”作品出版(引題)如何讀《論語》《孟子》《山海經》?(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2022年歲末,詩人李瑾的經
2023-01-13 14:49
原標題:大型中國管弦樂套曲《逐浪》即將上演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1月15日晚8時,廣東民族樂團2022 2023音樂季音樂會、入選文旅部“
2023-01-13 14:57
原標題:著名小說家張煒書寫《斑斕志》:(引題)窺探蘇東坡生命和藝術的秘密(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北宋景祐三年(1037年)農歷
2023-01-13 14:57
原標題:被贊“中國版《悠悠歲月》”(引題)魏微《煙霞里》為故鄉(xiāng)寫一部編年史(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書寫時代記憶,描摹精神成
2023-01-13 14:43
原標題:德國知名插畫家量身繪制(引題)村上春樹《過生日的女孩》出插畫版(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復雜精美的印制工藝,打造藝術
2023-01-13 14:51
原標題:《大偵探》舉行新春演唱會今晚報訊(記者高爽)芒果TV自制普法教育推理節(jié)目《大偵探8》新春演唱會昨日和今日分上下半場在該平臺播出。
2023-01-13 13:43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中再度飾演爭議角色(引題)宋佳: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wèi)鋒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靳東又一次在
2023-01-13 13:39
原標題:天津美術館迎新春冬令營明啟動(引題)“遇見版畫”帶小營員感悟經典(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麗)為迎接新春到來,“遇見版畫——
2023-01-13 11:53
原標題:線上作品火成現象級,線下市場激活想象力消費,關于上海出品短片動畫集《中國奇譚》的破圈秘辛,主創(chuàng)們說——(引題)讓國風“為我所
2023-01-13 11:49
原標題:太獅迎春北京日報記者張驁?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披紅掛彩”。在西城,一支舞獅隊伍也在加緊訓練,為了在兔年新
2023-01-13 11:32
原標題:比起“遲來的道歉”,更期待“不需要接機”的明確表態(tài)黃啟哲偶像藝人再次因粉絲擾亂公共秩序而遭到大眾批評。1月4日,藝人余景天現身
2023-01-13 11:41
原標題:專家呼吁讓本土兒童電影找到存在感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北京電影協會近日在京舉辦了“兒童電影專業(yè)研討會”,兒童電影委員會全員
2023-01-13 10:47
原標題:江蘇盱眙: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開館這是1月12日拍攝的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外景。新華社記者李博攝1月12日,位于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的大
2023-01-13 10:38